-
广元市深化食药监管合作共谋医药产业新篇
近日,广元市与省级监管部门围绕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和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度对接,双方在强化监管协作、优化招商引资环境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此次会谈为区域大健康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标志着政企协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起点。 一、深化监管协同机制建设 广元市重点汇报了近年来在食品药品安全溯源体系、智慧监管平台等领域的工作成效。省级监管部门对广元创新开展的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治理“网格化”模式给予肯定,并提出将支持广元申报国家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双方同意建立跨区域联合执法机制,重点打击中药材市场违规行为。 二、共推医药产业集群发展 会议专题研讨了广元生物医药产业园的规划进展,省级部门明确将在产业政策倾斜、技术审评优先等方面予以支持。广元市介绍了当地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与精深加工项目的招商引资成果,双方就共建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达成意向,未来将联合举办医药创新项目路演活动。 三、健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针对当前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新挑战,省级专家组对广元提出的冷链药品储运标准化建设方案进行专业指导。广元市表示将率先试点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省级部门承诺调配检验检测资源协助完善区域性风险预警体系。 四、强化人才技术双向支撑 双方签署了专业人才联合培养备忘录,计划通过挂职交流、专题培训等方式提升基层监管能力。广元市将依托职业院校开设药品质量管理特色专业,省级部门协调科研机构对口支援广元药品检验实验室升级改造。 此次会晤为广元建设川陕甘结合部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明确了实施路径,双方商定每季度召开工作协调会,确保各项合作举措落地见效。
2025-08-29
-
剑阁聚力六大产业体系构建工业强县新格局
剑阁县近年来通过精准招商引资,加速推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初步形成六大特色工业产业体系,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发展 依托当地生猪养殖、高芥酸油菜种植和特色海椒产业优势,剑阁县建成从原料生产到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重点培育肉制品深加工企业,开发高附加值油菜籽油产品,打造区域性辣椒制品集散中心,形成“种养加销”一体化模式。 二、林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 以兴博木业为龙头,剑阁县整合竹木资源发展板材定制、家具制造等业务,同步推进林下经济产品开发。通过技术改造提升木材综合利用率,产品远销多个地区,带动周边林业种植规模扩大。 三、建材产业绿色转型 发挥石灰石、石英砂等矿产资源优势,剑阁县推动水泥生产企业实施节能降耗改造,发展装配式建筑构件。引进石英砂提纯技术企业,延伸至玻璃制造、新型建材等领域,构建循环利用体系。 四、能源产业多元布局 统筹开发煤炭资源与水能资源,剑阁县在保障传统能源稳定供应的同时,有序推进小水电增效扩容。探索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形成多能互补的能源供应格局。 五、农资产业服务现代农业 围绕饲料加工与肥料生产两大板块,剑阁县建立与种植养殖业配套的农资供应网络。推广生物有机肥技术,开发功能性饲料产品,助力农业绿色生产。 六、新兴产业培育新增长点 剑阁县推动烤烟复烤工艺升级,复兴传统丝绸纺织业,引进服装智能制造生产线。结合文旅资源开发特色手工艺品,形成“工旅融合”的特色产业群。 通过系统规划与政策扶持,剑阁县六大工业体系已显现集群效应,为区域工业化进程提供可借鉴的发展路径。
2025-08-29
-
广元剑门蜀道将打造生态型自驾游综合营地
广元市通过招商引资推动旅游基础设施升级,剑门蜀道自驾车综合营地项目近日获得环评批复。该项目位于昭化区大朝乡云台村,总投资近3000万元,将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生态步道等设施,同时严格遵循自然保护区保护要求,实现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 一、项目规划与生态保护并重 剑门蜀道自驾车综合营地选址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翠云廊古柏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占地面积约60余亩。建设内容涵盖游客信息中心、旅游公路改造、步游道及停车场等,旨在为自驾游客提供停车、休憩、购物等一站式服务。环评批复明确要求,施工期间严禁进入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与缓冲区,并采用低噪声设备、控制扬尘,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环保措施贯穿建设全程 针对生活污水处理,项目采用一体化二级生化技术,出水水质需达到农田灌溉标准后回用。景区内老爷山、王家岩等区域将配置免冲式厕所,定期清理以避免污染。施工结束后,需立即开展生态修复,选用本地适生植物进行绿化,确保生物安全并防止水土流失。 三、推动区域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该营地建成后,将串联剑门蜀道沿线旅游资源,提升游客接待能力。广元市近年来持续优化旅游布局,结合蜀道文化、自然生态等特色,打造“自驾+生态”旅游新模式。项目通过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带动周边餐饮、零售等产业发展。 四、严格监管确保合规运营 相关部门要求建设单位严格执行环保法规,优化施工方案,强化环境管理。运营阶段需定期监测水质、噪声等指标,确保符合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保护要求。广元市将通过动态巡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监督项目全周期环保措施落实。 该项目的实施标志着广元市在生态旅游领域迈出重要一步,未来将为川北地区自驾游线路提供重要支撑,同时为同类景区开发与保护提供示范经验。
2025-08-29
-
广元锚定五大优势产业打造新型工业化高地
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广元市召开工业发展大会,明确以食品饮料、新材料、清洁能源化工、机械电子、生物医药五大产业为核心抓手,通过招商引资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会议提出将围绕产业园区载体建设,承接东部地区优质产业转移,为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聚焦五大优势产业构建新型工业格局 广元市立足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重点培育食品饮料产业集群,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延伸;加速新材料产业技术攻关,布局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领域;依托天然气等资源优势,打造清洁能源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区;强化机械电子产业智能化改造,培育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深化生物医药产学研合作,建设中药材种植与制剂一体化基地。同步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军民融合项目,形成“5+2”产业梯次发展格局。 二、强化投资驱动与结构优化双轨并行 以扩大工业有效投资为核心,实施技术改造专项行动,年内计划推动超百个重点工业项目落地。通过建立产业链招商图谱,重点引进高端制造、绿色低碳领域龙头企业。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智能工厂和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互联网+”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在剑阁经开区等园区试点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工程,探索“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康养旅游”等新模式。 三、实施企业培育三大攻坚计划 制定骨干企业“领航计划”,建立动态培育库,重点支持年营收超亿元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启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增工程,在机械电子等领域培育单项冠军;完善功能性机构引进政策,建设区域性研发中心与检验检测平台。通过“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推动成长型企业规模效益三年翻番。 四、构建产业承接与载体升级新体系 优化广元国际铁路港临港产业园、青川经济开发区等平台功能,编制产业转移负面清单与承接目录,重点对接成都电子信息、深圳智能制造等外溢资源。实施园区基础设施提质工程,新建标准化厂房百万平方米,配套建设物流枢纽与保税仓,形成“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格局。同步建立跨区域利益分享机制,探索“飞地经济”合作模式。 此次工业发展部署凸显广元市以新型工业化推动老区振兴的决心,通过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链协同,力争五年内使五大优势产业总产值突破两千亿元,成为川陕甘结合部工业经济增长极。
2025-08-29
-
广元市深化五大产业融合助推全域旅游升级
近年来,广元市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多元资本,推动文化旅游与农业、商业、康养、科技等领域深度融合,构建"旅游+"产业生态链。2023年,当地重点实施五大融合工程,旨在提升游客体验、延长产业链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0亿元目标。 一、文旅融合激活夜间经济新动能 广元市依托2300年建城史的文化底蕴,在昭化古城、明月峡等景区推出沉浸式夜游项目。昭化古城通过3D灯光秀还原三国战场场景,明月峡以栈道光影再现秦汉驿道风貌。同步开展的"文化三进"活动,将川北薅草锣鼓、白龙湖号子等非遗表演引入景区,形成日均8场的常态化演艺体系。2024年,剑门关景区还将推出实景剧《蜀道风云》,采用全息投影技术增强视听效果。 二、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结合秦巴山区扶贫开发,在曾家山、米仓山等精品线路上打造了5个主题旅游小镇。其中青溪古城采用"民宿集群+高山农业"模式,开发农事体验项目;旺苍中国红军城联动周边茶园,推出"红色教育+采茶制茶"研学产品。2023年新建的10个度假村落,通过土地流转带动800余户移民参与旅游服务,户均年增收突破2万元。 三、商旅融合培育消费增长点 重点提升的6大特色街区各具特色:万源生态街主打巴山生态食材主题餐饮,剑门关镇街区集中展销剑门豆腐等地理标志产品,昭化太守街复建汉代市集场景。通过统一规划商铺业态,旅游购物消费占比从18%提升至25%,其中非遗工艺品、有机农产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40%。 四、康养旅游构建大健康产业圈 利用地处秦岭南麓的生态优势,在唐家河、天曌山等区域建设3个康养度假中心。2024年开工的梨仙湖康养项目,整合温泉水疗、中医理疗等资源,规划床位1200张。目前全市已形成7条康养旅游线路,年接待养生度假游客超50万人次。 五、科技赋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投入专项资金推进智慧旅游建设,皇泽寺、千佛崖等景区实现5G全覆盖。开发的"游广元"小程序整合了电子导览、智能停车等12项功能,使用率达75%。在科普旅游方面,联合科研机构于2023年开设地质研学课程,明月峡地质博物馆年接待学生团体超3万人次。 通过五大产业的协同发展,广元市正逐步实现从观光旅游向复合型旅游目的地的转型。最新统计显示,2023年当地旅游人次同比增长23%,过夜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延长至2.3天,产业融合效益持续显现。
2025-08-29
-
广元市以重点项目为引擎加速新型城镇化建设
广元市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强化招商引资和推进重点项目,持续深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围绕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特色小镇培育和乡村振兴三大方向,全年实施162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368亿元,着力构建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镇体系。 一、中心城区与新区协同发展迈出新步伐 广元市以利州古城文旅综合体为核心启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同步推进棚户区改造与产业园区功能升级。通过"多片区联动开发"模式,中心城区新增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城市承载力和品质实现双提升。大唐利州古城项目融合唐代建筑风格与现代商业业态,建成后将形成历史文化与现代服务相融合的城市新地标。 二、特色小城镇建设形成梯度发展格局 实施"百镇建设行动"升级版,重点培育商贸物流型、文化旅游型等专业功能镇,市级试点镇年度完成基础设施投资超8亿元。昭化镇、青溪镇等古镇通过修缮历史街区、完善污水管网等工程,既保留传统风貌又提升宜居水平。全市村镇建设年度总投资达2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2万个。 三、城乡融合探索就地城镇化新路径 编制完成87个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在苍溪县、旺苍县试点"产业园区+田园社区"模式,引导3.6万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业定居。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突出川北民居特色,配套建设文化广场、卫生室等设施,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提升至42平方米。 四、基础设施与产业项目双轮驱动 交通领域实施国道542线改造等21个项目,水利方面推进嘉陵江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环保项目占年度投资的18%,包括黑臭水体整治和垃圾分类处理体系构建。产业项目中,铝基新材料产业园等35个工业项目完成投资占比超40%,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 当前,广元市城镇化率较上年提升1.5个百分点,形成"中心城市—县城—特色镇—新型社区"四级城镇体系。通过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确保年度42亿元投资精准落地,为秦巴山区城镇化发展提供可复制经验。
2025-08-27
-
广元经开区三企获省级科技创业贷款贴息支持
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和招商引资方面取得新进展,区内三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功获得省级创业投资补助,以贷款贴息形式预计获105万元资金支持,进一步助力企业技术研发与产业升级。 一、政策背景与支持方向 四川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补助资金旨在扶持具有创新潜力的中小企业发展,重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此次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入选企业涵盖精密机械、新型材料及智能终端研发方向,符合省级科技产业政策导向。 二、企业创新与区域经济联动 广元博锐精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专注于高精度零部件研发,其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四川飞亚新材料有限公司致力于环保型复合材料生产;四川长虹新锐科技有限公司则在智能家居硬件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三家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逐步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为广元市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三、贷款贴息机制的实际效益 补助资金采用贷款贴息形式,直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据测算,105万元资金可撬动超千万元规模的研发投入,有效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成果转化阶段的资金压力。该模式已在国内多个高新区推广,被证明是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手段。 四、经开区科技创新生态建设 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持续优化创新环境,通过搭建产学研平台、完善孵化器功能、落实税收优惠等组合措施,吸引科技型企业集聚。此次省级资金支持将进一步强化园区在川北地区的科技资源吸附能力,为后续招商引资提供示范案例。 五、未来发展规划 根据广元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当地将重点培育5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开区表示,后续将加强政策衔接,协助企业申报国家级专项,同时推动银企对接扩大融资渠道,形成“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2025-08-27
-
广元市"三抓"政策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力
在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广元市通过招商引资与本土培育双轮驱动,以资金扶持、政策配套、激励保障三大举措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生态。2024年,该市通过专项财政投入、省级资金联动、多维度补贴发放等方式,为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提供强力支撑,累计撬动社会资源超7000万元,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良性发展格局。 一、构建多层次资金保障体系 广元市建立市县两级财政专项扶持机制,2024年市级财政安排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专项资金1214万元,同步争取省级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1320.4万元,形成上下联动的资金池。这些资金重点投向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项目启动资助等关键环节,其中创业担保贷款发放规模达4767万元,惠及486个创业项目。通过设立资金使用绩效评估制度,确保财政资金精准滴灌至优质项目。 二、完善全周期政策支持链条 针对大学生创业不同阶段需求,广元市推出梯度化扶持政策。在初创期提供人均1.2万元的创业补贴,183名创业者已获223万元直接资助;成长期则强化能力培育,对1275名在校生开展系统化创业培训,配套102万元培训补贴。特别设立创业失败保障机制,对经营满6个月未达预期项目给予二次帮扶,降低创业试错成本。 三、创新差异化激励措施 广元市实施动态调整的租金补贴政策,对入驻市级孵化载体的创业团队,按首年100%、次年80%、第三年50%的比例递减补贴场地租金。将创业培训补贴标准提升至1800元/人,较原标准提高20%。实训基地按培养成效获得1000-3000元/人的梯度化补贴,已有17家基地通过考核获得资质认证。 四、打造协同化服务平台 建立"政策直通车"信息化系统,实现创业申请、补贴发放全流程线上办理。组建由企业家、投资专家构成的创业导师库,开展"一对一"项目辅导。定期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优胜项目可直接进入市级孵化器并享受配套服务。目前已有23个获奖项目实现产业化落地,带动就业超400人。 五、形成可持续推进机制 广元市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纳入县区年度考核体系,建立季度督查通报制度。成立跨部门联席会议,统筹人社、教育、科技等12个部门资源。每季度发布创业机会清单,重点推介现代农业、数字经济等领域的45个优质项目,推动创新要素精准对接。 通过系统性政策组合拳的实施,广元市已构建起覆盖创业全生命周期的支持网络。2024年新增大学生创业实体较上年增长37%,创业项目存活率提升至82%,形成以创新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下一步将持续优化政策供给,重点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2025-08-27
-
旺苍嘉川镇创新打造8层电梯公寓式智慧养猪场
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旺苍县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现代化养殖模式,于嘉川镇顺水村建成全国罕见的8层电梯公寓式养猪场。该项目通过立体化空间利用与循环农业技术,实现生猪养殖、有机肥生产、沼气发电一体化运营,成为川北地区集约化农业的标杆案例。 一、立体养殖破解土地资源瓶颈 传统养猪场需占用数十亩土地,而该公寓式养殖场仅用1000余平方米土地,通过垂直分层设计将产能提升至5000头生猪存栏量。地下层为沼气发酵系统,地面层设有机肥加工车间,2至8层为智能化养殖区,各楼层通过电梯实现生猪流转。这种设计使单位土地利用率较平层养殖提升近8倍。 二、智能化系统构建养殖闭环 养殖场配备环境控制系统,包括自动水帘降温、电子监控及饲喂设备。母猪妊娠期在顶层生活,分娩前通过电梯转运至专用产房,仔猪断奶后转移至育肥层。排泄物经管道自动收集,干粪制成有机肥,液态废弃物转化为沼气,年处理粪污能力超万吨,实现污染物零排放。 三、循环经济创造多重收益 据测算,该场年产有机肥4500吨,可满足周边万亩农田需求;沼气日均发电量达300千瓦时,除供给养殖场用电外,余热用于维持猪舍恒温。循环模式年综合收益超260万元,较传统养殖降低30%运营成本。 四、劳动力效率提升显著 自动化设备使人力需求减少60%,仅需4名技术人员即可完成全流程管理。智能管理系统实时监测生猪健康数据,疫病防控效率提升50%,育肥周期缩短至160天左右。 该项目的建成标志着旺苍县农业产业向智能化、集约化转型迈出关键一步,为秦巴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样板。目前,已有周边多个市县考察团前来调研学习这种"楼上养殖、楼下转化"的创新模式。
2025-08-26
-
广元集中开工项目超半数资金投向产业升级领域
在招商引资工作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广元市近期启动了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其中产业发展类项目占比显著,凸显当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布局思路。此次集中开工的85个项目覆盖多领域,总投资规模逾80亿元,产业项目以数量优势和资金占比成为核心驱动力。 一、产业升级项目主导投资格局 此次开工的52个产业发展项目总投资达44.3亿元,占全部项目投资总额的54%。青川县热解气化设备研发制造等高新技术项目成为亮点,标志着广元市在清洁能源装备领域的突破。与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相比,产业类项目平均单体投资强度更高,反映出当地对实体经济的倾斜政策。 二、基础设施与民生工程协同推进 昭化区大寨水库等22个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30.7亿元,将有效提升区域交通、水利等公共服务能力。苍溪县公共租赁住房等5个民生项目虽数量较少,但精准聚焦居住保障短板。三类项目形成"产业引领+基础配套+民生托底"的有机组合,符合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 三、年度投资计划凸显实施效率 根据安排,本批项目年内将完成13.7亿元投资,次年计划完成42.6亿元,两年投资强度占比达68.7%。这种阶梯式投入节奏,既考虑短期经济拉动效应,又兼顾中长期发展需求。对比前三季度已开工的275个项目,新项目在产业集聚度方面表现更为突出。 四、区域协调发展特征显著 从项目分布看,昭化区、青川县、苍溪县等县域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布局差异化项目。青川县依托环保产业基础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昭化区强化水利枢纽功能,苍溪县则侧重民生改善,形成"一县一特色"的发展格局。这种布局既避免同质化竞争,又增强了区域协同效应。 此次集中开工是广元市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具体实践,通过强化产业项目核心地位,推动投资结构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随着项目建设持续推进,预计将对当地就业、税收及产业链延伸产生显著带动作用。
2025-08-25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